执政官带来的结果,带来了一致的称赞。 东罗马的君臣,都认为这件事情,他做的十分漂亮。 毕竟啊,正常人的思维来讲,用还没有开采出来的矿山,直接换取成品的武器。 这种事情,怎么看,都是他们更赚嘛! 额,他们会有这样的所思所想,也只能归结于,历史局限性了。 最终执政官得到君士坦斯二世大量的封赏。 而这件事情,依然是君士坦斯二世在负责。 接下来,自然是就具体的事情,进行商谈了。 比方说,要再哪里建设码头,要几座矿山。 这些矿山,如何折算价钱。 还有如何开采,开采出来的矿石,李愔自然不可能运走的。 只能是就地冶炼,然后将成品带走这样子。 所以,建厂的事情,也提上日程。 总之,这可是千头万绪的事情,都需要执政官和李愔来谈。 不过,执政官可不觉得辛苦。 能够得到这件差事,对他来说,是一件荣耀的事情。 并且,这样,他就能帮的上他的好朋友,华夏城的城主了。 接下来,君士坦斯二世,邀请李愔到君士坦丁堡去做客。 到时候,所有的文书,都会在哪里签订。 李愔欣然而往。 能够看一看中世纪的君士坦丁堡,对李愔来说,是一件意外之喜。 接下来,君士坦斯二世起驾,返回君士坦丁堡。 李愔随行。 一路上,李愔都在冷眼旁观东罗马的科技水平。 他发现,此时,他们的好多方面,都还停留在比较低级的水平。 比方说,马车还是两轮的,并没有出现四轮马车。 武器的制作,极为粗制滥造。 盔甲也极为笨拙沉重。 总之,此时的整个欧洲,科技发展都十分落后。 额,好吧,如果没有李愔的话,其实就算是大唐,也好不到哪儿去。 不过,李愔觉得,总会比现在的欧洲要好上一些的。 不几日的时间,他们就来到了东罗马的都城,君士坦丁堡。 而君士坦丁堡,也果然没有辜负李愔对它的期望。 这是一座充满了中世纪欧洲风情的城堡。 额,好吧,现在本来就是中世纪的欧洲…… 接下来的时间,李愔开始了和执政官的谈判。 执政官拿来好多矿山的资源,供李愔挑选。 这个时候,执政官真的没有藏私。 他是发自内心的将李愔,当成了自己最亲密无间的朋友。 挑选出来的这些矿山资源,全部都是富矿。 但是,李愔在看完这些矿山资源之后,缺并不是特别满意。 然后向执政官问道:“还有其他的矿产资源吗?” 执政官摊摊手,松松肩膀说道:“噢,我的朋友,请你相信我们之间,真诚的友谊!” “这些,是我们东罗马最好的矿山资源了,当然了,哪些正在开采的不算。哪些,真的是没办法给你的。” 听到执政官的话,李愔微微一笑,然后心知他误会了。 李愔并没有怀疑执政官不出力,也没有怀疑君士坦斯二世会背信弃义。 毕竟,现在双方只是达成了一个意向。 华夏城的商品,还没有给他们呢。 李愔可以随时反悔。 而君士坦斯二世,拿他没有丝毫的办法。 主要是,现在的东罗马,探测能力极为有限。 很多在后世探测出来的,矿产资源几位丰富的地区。 现在他们根本就没有探测出来。 李愔想要的,自然就是这些地方。 但是,问题是现在李愔还不能明确的指定,我就要这些地方。 因为毕竟,李愔是第一次来到东罗马。 以前可从来都没来过。 哪你是怎么知道我们国家的这些地方的? 并且,甚至还知道,哪些地方,蕴藏着丰富的矿产? 所以,李愔只能循循善诱,不断的引诱着执政官,让他自己将这些地方说出来。 最终,李愔挑选了十五个矿山资源。 这些资源,都是在后世证明过,是他们国内最大的富矿。 当然了,现在,受科技能力所限。 这些地方,都是小矿区,甚至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地方有矿。 因此,在李愔挑选完这十五个地方之后。 执政官竟然感觉到过意不去。 就连他们的君主君士坦斯二世,都有些不好意识。 当然了,更重要的,是怕华夏城的人反悔。 万一他们发现,他们挑选的这十五个地方,根本就没有矿。 到时候,万一他们返回了,不和他们继续合作了怎么办? 因此,执政官强烈要求,让李愔再换几个地方。 执政官还亲自给李愔推荐了几处富矿。 但是李愔始终坚持就要这十五处矿产资源。 开什么玩笑,这十五处矿山资源,差不多将他们的富矿,一网打尽了。 如果再将几个次一级的矿产资源弄过来的话,哪可真是自己吃rou,连汤都不给人家喝了。 因为李愔执意不肯换地方,执政官也无可奈何。 最后还是过意不去,竟然再次送给李愔五处富矿。 李愔也是无奈了,这可不是我自己想要的。 我没要,是你自己非给我的,哪我也没什么办法,只好却之不恭了。 接下来的事情,就是和执政官进行细节上的协商了。 如果论起具体的政务能力,执政官要比李愔强出太多。 毕竟,李愔虽然身居高位,但是从来都是放眼全局,并没有身在基层亲自抓过这些问题。 但是要论起谈判上的种种细节。 十个执政官加在一起,都不是李愔的对手。 好吧,因为这种事情,对执政官来说,从来没有过先例。 这还是第一次,也从来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。 而对李愔来说,后世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可以参考。 什么条件是对自己最为有利的,李愔自然是一清二楚的。 有些条件,甚至不用李愔自己说出来。 只需要稍加引导几句,执政官自己就会给李愔提出来了。 第一期的谈判,进行的接近尾声了。 李愔派来的人员,已经进驻到了几处矿产区,开始准备进行开发。 而第一批的粮食和武器,李愔也直接交付给了东罗马帝国,表现出了自己的诚意。 哪些粮食也就罢了,哪些武器,真的让君士坦斯二世喜出望外。 原本以为,他们提供的武器,无论如何,都会比上次送来的礼物要差上一些的。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,在质量上,这一批武器,竟然和上一次当礼物送过来的,居然是一模一样的。 到了这里,双方的合作,正式展开。 好吧,其实实际上。 在李愔看来,这完全就是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啊! 东罗马帝国,相当于划给他们十几个租界。 在租界里面,他们有完全的自主权。 东罗马帝国的法律,在租界里面,是无效的。 还分割给他们二十处矿山,一个码头。 而李愔给他们的,只是一些粮食和武器而已。 额,当然了,或许在东罗马帝国看来,是他们占便宜了也未可知。 总之,现在可以说是共赢的局面,皆大欢喜。 李愔在君士坦丁堡住了下来,短时间内,他还不能离开。 毕竟,双方语言不通,如果他不在的话,哪就没办法交流了。 现在,李愔正在培养身边一批人,教他们学会东罗马帝国的语言。 当然了,东罗马帝国这边,也在同样的培训一批人学习好汉语。 只不过,华夏城这边,有一个很好的老师,那就是华夏城城主李愔。 他精通汉语和东罗马帝国的语言。 而东罗马帝国这边,可就没有这样的一位好老师了。 但是,他们这边,也必须要有翻译。 甚至于,他们还准备培养一批人,来学习汉语。 因为,他们对华夏城的依赖性非常高。 可以说,人家华夏城未必非要和他们做生意不可。 人家其实还有很多选择。 就算是在欧洲,而未必只有他们东罗马一个选择而已。 还有好几个国家可以选择的。 但是现在,人家选择了他们。 对他们来说,如果不能和华夏城做生意的话,他们损失巨大。 从这一点来说,他们必须要培养出一批翻译出来。 甚至于,懂汉语的人,越多越好。 可是,他们苦于没有老师。 最终,君士坦斯二世派遣了几位贵族,跟随在李愔身边,学习汉语。 这段时间,李愔也经常参加他们的宴会。 宴会上,自然都是贵族。 李愔的身份尊崇,君士坦斯二世自然也不可能派遣平民跟随他学习。 这些贵族,一共有十个人。 李愔倒是并没有拒绝,而是每天都会抽出一个时辰的时间,来传授给这十个贵族汉语。 而李愔自己,也带着二十个学徒在学习东罗马帝国的语言。 所以,李愔干脆的,将这三十个人,合成一个班级。 课堂上,一边在传授给汉人东罗马语,一边传授给东罗马的贵族汉语。 正好是双边教学,两不耽误。 并且,可以让这双方的学员,相互学习,促进交流。 让他们平时,一半用汉语对话,一半用东罗马语对话。 这样一来,他们的学习进度,就能够大大加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