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孙山送别苏氏和孙伯民后,跟着洪成才回洪家小院。
洪成才佩服地说:“阿山,还是你厉害,找到你阿爹阿娘的要害,说几句,他们就立即回去了。”
孙山笑着说:“我是觉得阿爹阿娘留在漳州府也是那样,还不如早点回去。”
孙山刚才是骗孙伯民,苏氏他不能随便出书院。
其实书院自由得很,只要准点报到,其他时间任由你发挥。
为了苏氏和孙伯民早点回家,孙山只能说谎,只能说他们最紧要的事。
两天后,孙山正式搬入府学。
走到斋舍,发现又多了一户来自英石县的学子,姜谦,19岁,跟孙山同一届,院试二十二名。
目前孙山所属的斋舍,6间房子就住了4名学子。
至于其他2名学子,姜谦告诉孙山,他们是漳州府土著,前两天搬动东西进来,偶尔会来这边住,平时都回家住。
孙山了然,也就是说斋舍只有外县的学子住,本地学子把斋舍当做临时落脚点,有事才来这边住。
孙山还发现三个斋友都带上书童。
其中姜谦的书童是他的族弟,已经考上童生了,他是以书童的名义过来蹭课的。
柳文唤和张朝阳的书童则是他们家的仆人。
从穿着,言行,以及书童来看,孙山大概猜得出张朝阳和柳文唤家境殷实,起码在当地有一定的势力。
而姜谦给人的感觉似曾相识,孙山想了一会儿,终于感觉到他的气息像洪成才,孙山大致猜测他家应该行商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