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周若周大人跟孙山印象中的士大夫一样:身材消瘦,留着长长的胡须,身穿素衣,素裳,头戴素冠。
孙山仔细打量周大人,从他身上散发出一种儒雅的气质,腹有诗书气自华,一看就是饱肚诗书的大家。
周大人声音洪亮地说:“各位学子,今日有某又幸站在这里,跟大家讲学。”
周大人对着学子侃侃而谈,孙山一开始听不明白,慢慢地,知道周大人讲的是什么了,用四个字概括就是:经世致用。
所谓经世致用,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。
认为学习、征引的文章和行事,应以治事、救世为急务,反对伪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。
经世致用即学以致用,与实事求是一脉相承,都是从实际出发,解决实际问题。
周大人引经据典,围绕着“经世致用”而展开讲学。
周大人的讲学理论:关注社会现实,面对社会矛盾,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,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。
认为读书人需要有讲求功利、求实、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“以天下为己任”的情怀。
要求读书人独立思考,有所创新,绝不蹈袭古人。
孙山认真地聆听周大人的讲学,心里无比的震撼。
这周大人的思想也太前卫了吧,前卫就算了,周大人还直接说出来,一点也不循规蹈矩。
特别提到的"务当世之务",密切联系现实问题。更让孙山觉得周大人是一个务实的人。
“学人贵识时务……道不虚谈,学贵实效,学而不足以开物成务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