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抢手、最挑剔、最难搞定的水木大学的孙教授,居然愿意带沈笑夫这个弟子。 哎呀! 太好了!太好了!激动人心啊! 板寸儿童老师激动得前言不搭后语:“沈笑夫,赶快,赶快感谢孙教授!哦,不不不,赶快拜师孙教授!” 孙教授笑呵呵的样子,很是享受。 沈笑夫嗫嚅道:“嗯!谢谢孙教授!谢谢孙教授!可是,拜师?我现在还没考上水木大学呀,这、这拜师,合适吗?” 板寸儿童老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,对沈笑夫说:“你这个孩子,就是太实诚!拜师有什么关系?关键是孙老师认可你呀!这是千金难买,赶快赶快,拜师拜师!” 孙教授呵呵笑着,给沈笑夫解围道: “沈笑夫是一个严谨的孩子!童老师,别为难沈笑夫了。 这样吧,沈笑夫,咱们现在也不拜什么师,我们就这么约定: 我把手机号码告诉你。 从今往后,你无论何时、何地,有任何学习上、生活上的问题,及时都可以找我。 如果我正在上课或者开会,不方便接听电话,你就发个短信给我。 我会第一时间给你回复。 怎么样?” 说完,孙教授笑眯眯地看着沈笑夫,期待沈笑夫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。 “沈笑夫,赶紧谢谢孙教授啊!孙教授,太感谢你了!”板寸儿童老师总是一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模样,抢先说。 “谢谢孙教授!谢谢孙教授!”沈笑夫连忙说。 孙教授从包里找出一张名片,又拿出笔来写上手机号码,然后递给沈笑夫。 沈笑夫虔诚地接过名片,微微欠身道:“谢谢孙教授!” 板寸儿童老师看得嘴唇发燥,眼睛冒烟,弱弱地说:“孙教授,您能不能也给我一张名片?” 孙教授瞥了一眼充满渴望的板寸儿童老师,笑着说:“哦,好吧!” 说完再次从包里掏出一张名片,递给了板寸儿童老师。 板寸儿童老师一阵激动,看了看名片,却发现,名片上只有单位、姓名、职务和办公电话。 没有手机号码呀! 明明刚才当着大家的面,孙教授给沈笑夫手写了手机号码呀! 这这 板寸儿童老师迟疑了一下,立即陪着微笑,一边收好名片,一边说:“谢谢孙教授!谢谢孙教授!” 童老师是个聪明人,知道人家孙教授既然不愿意给自己写手机号码,那就不要强求了。 话又说回来,万一想要孙教授的手机号码,回头可以找沈笑夫要啊! 告别孙教授,沈笑夫和板寸儿童老师走进教室,继续上课。 一个姓王的女老师正在讲授《加油站的发展史》: “加从20世纪初开始,汽车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落地生根,成为人类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。 而说到汽车,必须要说说加油站。 因为在燃油车大行其道的这么多年里,如果没有它... 其实在最早的时候,并没有加油站一说。 汽油都是存储在油罐或其他容器里,没有统一标识没有认证,由零售商比较随意的售卖。 零售商通常会在屋后储存大桶的汽油。 有汽车来加油时,便用5加仑油壶灌油后倒入汽车油箱。 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的加油过程需要至少3个人来cao作。 此外,五金店、杂货店在当时也经营汽油。 1加仑的玻璃瓶包装是当时标准的销售方式。 就像现在卖瓶装水一样。 后来还出现过一种手摇加油机,但是加油效率不高,用户也并不买账。 此外零售商还设想过‘送油上门’服务。但因为无法保障运输的安全性而作罢。 当然即使是现在‘上门服务’如此发达的我国,也只有应急送油服务。 一个瓶子几升油,够你跑到加油站而已。 在当时,每位车主都需要在车库配备一个大油桶,以便随时给爱车加油。 像极了现在安装在固定车位的充电桩。 尽管杂货铺、药店、铁匠铺等都出售汽油,但他们都不提供除汽油外的其他汽车服务。 随着汽车数量的激增、汽油消耗量的增大,一种能为汽车高效加油,并可以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的机构亟待出现。 终于,1905年,米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商人哈利·格伦纳与克雷姆·雷辛格投资兴办了‘圣路易斯汽车加油站’。 通过重力注油罐连通橡胶软管给车辆加油,大大方便了消费者,当然也为他们带来了极为可观的收入。 另一种说法是,1907年,米国标准石油公司在西雅图建设了全球第一座加油站。 该加油站包括一大一小两个贮油池和一条输油管线,大油池的汽油通过管线被引到13加仑的小油池中。 一条配备了玻璃计量表的阀控加油软管负责精确加油。 此外,该加油站还提供免费打气、加水、出售润滑油等业务。 虽然谁才是真正的全球第一座‘加油站’至今尚无定论,不过这似乎也并不是很重要。 重点是它出现了,而且持续发展。 1912年,路易斯安那标准石油公司在孟菲斯建设的加油站有13部加油机,还专门建造了女用洗手间。 并雇佣了一名女招待为顾客供应冰水,拓展了加油以外的服务项目 1913年,海湾石油公司在匹兹堡建造了第一座非路肩加油站,包括混凝土地坪、围栏、站房,并装备了新式的加油机。 这便是现代加油站的雏形,并延续至今。 1920年,西雅图出现了一种可以看见汽油的加油泵。 直至今天,在佛罗里达州还可以见到这种加油泵。 伴随着公路的迅速发展,米国加油站的数量与日俱增。 迅速由1921年的1.2万个,增加到1929年的14.3万个。 这些早期的加油站,就如同停车计时器一般竖立在路边,与商铺、居民区之间没有缓冲区。 这从安全角度看相当危险。 如果燃油起火爆炸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 所以后期的加油站统一采用了进站式服务。 接下来,石油公司开始大规模建设自有加油站。 并对站房、品牌标志、设备、服务规范等进行标准化改造 1922年,壳牌石油公司在米国西海岸的1841个加油站中,经过改造后的200个油站的销量,占到了当年所有加油站销量的40%。 这足见标准化服务的魅力。 差不多同一时期的1924年,沪上出现了我国第一座加油站。 它位于四川路111号,由美孚公司建造。站内仅有两个小油罐和一台手摇加油泵,但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很高大上了。 时代在发展,加油站在变化。 1957年,无压自封加油枪获批使用。 它能够在服务员提供其他服务时,持续为车辆加油。 它的出现,为自助加油服务奠定了更好的基础。 因为有效减少了未经培训的司机加油时,发生溢油情况的可能性。 与加油站同期发展的加气站、加氢站也在发展。 20世纪20年代末,欧洲开始出现压缩天然气汽车。 1931年,意大利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天然气加气站。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压缩天然气也成为除汽油、柴油外使用最为最广泛的汽车能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