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猫中文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七猫中文网 > 大宋:从边陲县令开始权倾天下 > 第六章 范仲淹

第六章 范仲淹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北宋时期,其实南方这边的读书氛围,是要好于北方的。

史料记载,南方的读书人比例,已经达到了“十室有六七”的程度......虽然对于这个读书人的定义,可能和我们现在理解的有所不同,但南方的读书氛围,确实很好。

但,这么好的读书氛围,至少在北宋时期,著名的官学书院们,跟南方基本没啥关系。

所以,范仲淹提议创建苏州郡学,本质上还是在位苏州本地的官员和读书人谋取福利。

一招,不仅解决了那一大片土地的归属问题,还让刚刚才上任十几天的范仲淹,得到了苏州本地士绅们的支持。

而范仲淹这个人吧,虽然还是对在苏州当官有些战战兢兢,不停的上疏给官家,希望官家能把他调离苏州......但答应下来的事儿,他还是会认真做好的。

说要建郡学,那就不能有任何马虎。

这么大一片土地,该怎么规划,怎么利用,怎么修建,范仲淹全程盯着。

他不仅在府衙里盯着,还亲自的跑到了苏州郊外实地查看,生怕中间出现胥吏有意蒙骗上官的情况。

真不是范仲淹想太多,而是北宋的胥吏们,玩起花样来,那真的是花样百出,防不胜防。

有过地方执政经验的范仲淹,怎么可能不懂这里面的道道。

不到实地看着进度,范仲淹是真的不太放心。

看着看着吧,范仲淹发现啊,这个苏州城附近的读书氛围,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好。

不管是苏州城内,还是城外,又或者是临近的昆山县,只要有条件,就会办村学,乡学。

虽然教授的大多是一些简单的启蒙之学,但这种氛围,却是其他地方很少见的。

而考察了一圈的苏州城周边的各种村学,乡学,范仲淹发现,就在苏州城南,一个叫姚家村的地方,这里的村学,很特别。

这里教授的蒙学内容,是三本书——《三字经》,《百家姓》,《千字文》。

《千字文》可以理解,是南北朝时期南梁儒者周兴嗣编纂的,范仲淹也读过,挺浅显易懂的。

只是,这里的浅显易懂,是针对范仲淹这样的大儒而言的,对蒙学儿童而言,还是有些难度,因此,很少有人把《千字文》作为蒙学书籍。

至于《百家姓》和《三字经》,范仲淹闻所未闻。

当然,天下藏书何其多,范仲淹也不敢说自己读尽了天下书......但听都没听说过的书籍,范仲淹还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的。

所以,范仲淹难得的,接连来到这个村学,旁听了好几天的授课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